文章中咋描述随机分组?正确和错误示例这里都有!

2019-01-17 来源:医咖会

在临床研究中,混杂因素(confounders)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随机分配则是首选的方法。

关于随机分配方法的优势,我们曾多次介绍。简单来说,其过程不受任何“人为”因素影响,而仅仅基于“Chance”,因此能够使基线时潜在混杂因素在各个组之间相似,真正实现各组间均衡、可比。相比通过分层分析、回归、标准化等统计学方法控制混杂因素,通过随机分组控制混杂因素更加简单、有效。

作为RCT最重要的步骤之一,若随机分组过程失败,便可能会产生RCT中最大的偏倚。无论是随机化过程失败、或是分配隐藏失败,都可能有意或无意地选择特定类型的受试者接受某种特定的治疗,而使治疗结果的比较发生偏差,导致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的产生。

在对一篇RCT文章进行质量评价时,人们通常会通过文章中“随机分组”过程的描述来判断是否存在偏倚。然而,Sally Hopewell等人的研究发现,仅有34%的研究恰当地描述了随机分配序列的产生方法。在中文文献中,这种情况更为普遍。

之前的文章中,小伙伴们已经对几种常见的随机分组过程中的错误进行过介绍。然而,小咖想说的是,即使随机分组过程非常完美,但是你没有在文章中写出来,读者还是会认为你可能存在种种缺陷。

我们该如何描述随机分组?——CONSORT的要求

在CONSORT声明(2010)中,其对于随机对照试验中的“随机化”的报告要求如下:

对于随机分配序列的产生,只要合理实施,很多序列的生成方法都满足“随机”的要求,例如我们曾讲过的简单随机化和限制性随机化(包括区组随机化、分层随机化、适应性随机化等)。我们应提供充足的信息,让读者能够评价生成随机分配序列的方法、以及分组过程中产生偏倚的可能性。(详细阅读:你应该了解的4种随机分组方法

试读结束,兑换后即可解锁本专栏全部课程
评论
请先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使用课程券需先认证
为保证平台的学术氛围,请先完成认证,认证可免费享受基础会员权益
基础课程券2张
专属科研工作台
200积分
确认
取消
下载附件需认证
为保证平台的学术氛围,请先完成认证,认证可免费享受基础会员权益
基础课程券2张
专属科研工作台
200积分
确认
取消
公众号
统计咨询
扫一扫添加小咖个人微信,立即咨询统计分析服务!
会员服务
SCI-AI工具
积分商城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