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应急状态下临床试验的设计-统计师的思考

2020-02-14 来源:小凡生统月谈

内容来自:“ 小凡生统月谈”微信公众号,感谢授权!

作者:蒋志伟

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临床研究的时效性

2. 研究终点的选择

3. 临床研究设计方法

1)是否可以考虑采用单臂设计

2)是否可以使用不同地区的临床数据进行非随机对照

3)样本量如何确定

4)是否可以以及有必要进行期中分析

5)是否适用于创新性的新型设计方法

4. 最后的分享:采用Remdesiver仿制药进行社区干预试验的设计。

首先,需要声明的几点是:①以下思考和讨论仅基于我们个人目前为止对疾病和疫情的认识,随着事件的发展和认识的加深,我们后面也会有新的理解和思考;且受个人能力和水平限制,对于以下可能存在的问题,欢迎各位一起参与讨论。②以下内容所涉及的临床试验仅基于以注册为目的的临床研究,由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不在以下讨论的范畴。③以下仅为技术层面的讨论。

之所以把这个问题放在第一个,是因为它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显得尤为重要,也是下面我们无论选择临床终点还是研究设计方法都需要去重点考虑的点。虽然在平时由于商业考虑,申办方也会非常注意临床研究的时效性,但是毕竟那还不是“要命”的事。而在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它却是在和病毒和疫情赛跑。

除了从流行病学角度防控疾病的三大手段(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者),疫苗和药物是我们寄希望于战胜疫情的两大武器。但是疫苗研发会有一定的滞后性,从认识这一病毒到研发出疫苗,再到疫苗的临床研究,即使我们的科学家争分夺秒,夜以继日,也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

从历史上来看,2003年的非典疫苗不少在完成1期临床试验后由于疫情的结束而终止;2009年的甲流疫苗虽然成功在国内上市,但也只是赶上了甲流爆发的小尾巴;去年美国默沙东公司埃博拉疫苗的上市也是在西非埃博拉疫情结束之后。因此,在与疫情的赛跑中,疫苗的临床研究可能只会在后半程中才加入,通过疫苗预防来控制疫情的时效性不足。但是疫苗的研发仍然也非常重要,因此我们不知道这次疫情什么时间结束,更不知道它是否如非典最终“抛弃”我们。

评论
请先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使用课程券需先认证
为保证平台的学术氛围,请先完成认证,认证可免费享受基础会员权益
基础课程券2张
专属科研工作台
200积分
确认
取消
下载附件需认证
为保证平台的学术氛围,请先完成认证,认证可免费享受基础会员权益
基础课程券2张
专属科研工作台
200积分
确认
取消
公众号
统计咨询
扫一扫添加小咖个人微信,立即咨询统计分析服务!
会员服务
SCI-AI工具
积分商城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