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最新调查:中国博士生的痛与希望

2019-11-28 来源:

《Nature》第5次博士生大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的博士生读博过程中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在许多调查指标中,中国学生的反馈都要比其他国家的学生差。此次调查有690名中国博士生,只有55%的人表示,他们对自己的博士经历至少部分感到满意,而5,630名其他国家博士生的满意度为72%(图1)。

图1. 与其他国家的博士生相比,中国博士生对博生学业的满意度更低

一些受访者谈到了攻读博士学位的积极方面。一位学生写道,与其他领域相比,学术领域鼓励“自由,创造力,对失败更大的接受度”。另一位受访者表示,学术研究“相对自由和公平”,博士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做喜欢的事情”。一位受访者指出学术研究的“独立与创新”的机会更多。一位受访者对博士学位“总体”感到满意,但补充说,“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部分受访者还是表示了不满。一位学生写道:“不要在中国读博士,没有人会帮助你,没有人会理解你,这好像一所监狱”。另一位学生写道:“博士压力太大了,超出了我的预期。”Di Chen说,很多时候,这个系统自带压力。“大多数机构的博士生都必须至少有一篇有一定影响因子的第一作者论文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近几年,读博士的人越来越多,根据中国教育部的数据,2018年招收了95502名博士生,博士生总数达到389518人。相比之下,2013年招收的博士生不到70,000,而2009年不到62,000。一些人认为,博士的招生人数超过了目前的教育体系或就业市场所能容纳的数量。

读博一直很受欢迎,但是调查发现读博后悔的现象也很普遍。有22%的受访者换了博导,36%的人换了研究领域,还有7%的人已经放弃攻读博士学位。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博士学业没有达到预期,其他国家的这一比例为36%;只有5%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博士学业超过了预期,而其他国家的这一比例是中国的两倍多。

《Nature》第5次博士生大调查的结果显示,中国的博士生读博过程中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在许多调查指标中,中国学生的反馈都要比其他国家的学生差。此次调查有690名中国博士生,只有55%的人表示,他们对自己的博士经历至少部分感到满意,而5,630名其他国家博士生的满意度为72%(图1)。

图1. 与其他国家的博士生相比,中国博士生对博生学业的满意度更低

中国博士生的读博满意度

一些受访者谈到了攻读博士学位的积极方面。一位学生写道,与其他领域相比,学术领域鼓励“自由,创造力,对失败更大的接受度”。另一位受访者表示,学术研究“相对自由和公平”,博士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做喜欢的事情”。一位受访者指出学术研究的“独立与创新”的机会更多。一位受访者对博士学位“总体”感到满意,但补充说,“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部分受访者还是表示了不满。一位学生写道:“不要在中国读博士,没有人会帮助你,没有人会理解你,这好像一所监狱”。另一位学生写道:“博士压力太大了,超出了我的预期。”Di Chen说,很多时候,这个系统自带压力。“大多数机构的博士生都必须至少有一篇有一定影响因子的第一作者论文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近几年,读博士的人越来越多,根据中国教育部的数据,2018年招收了95502名博士生,博士生总数达到389518人。相比之下,2013年招收的博士生不到70,000,而2009年不到62,000。一些人认为,博士的招生人数超过了目前的教育体系或就业市场所能容纳的数量。

读博一直很受欢迎,但是调查发现读博后悔的现象也很普遍。有22%的受访者换了博导,36%的人换了研究领域,还有7%的人已经放弃攻读博士学位。4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博士学业没有达到预期,其他国家的这一比例为36%;只有5%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博士学业超过了预期,而其他国家的这一比例是中国的两倍多。

Qilin Zhou说:“许多学生在一开始对科研抱有过高的期望,在进入实验室之前认为科研是美丽而浪漫的,当他们开始研究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困难。”

Nancy Li放弃了中国一流大学的药学博士学位,她对于如此多的中国学生为拿到博士学位在苦恼并不感到惊讶。“相当多的中国博士生没有为博士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需要更多的指导,包括职业建议和心理咨询。”

中国博士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名学生写道,多么希望提前就知道“博士学业将如何影响心理健康和工作生活的平衡”,她并不是唯一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在调查中,40%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曾因为博士学业引起的抑郁或焦虑寻求过帮助(图2),其他国家这一比例为36%。在寻求帮助的人中,只有10%的人表示从内部得到了有用的支持,其他国家这一比例为28%。

图2. 中国博士生面临的压力影响到心理健康,但却很少有人在内部寻求帮助

不过也有很多好的地方,例如,与其他国家的学生相比,中国学生遭受虐待的比例更低。只有15%的人报告曾遭受欺凌行为,而其他国家的比例为22%。同样,歧视或骚扰的比例(12%)也比其他国家(22%)少。

焦虑可以来自很多方面,一方面,工作时间很长。超过一半的受访者(53%)表示每周需要工作40个小时以上,低于其他国家/地区的相应占比(79%),可能是因为中国非全日制博士的比例较高。54%的学生赞同“长时间工作是常规,偶尔通宵也正常”。长时间工作也带来了不利后果:45%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工作-生活上的平衡感到不满意,其他国家的这一比例为38%。

Chong Tian说,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经常要投入很长时间,每天长达11小时,每周6天,但她不会抱怨,“加班是整个社会的普遍现象,我喜欢我的课题,会竭尽全力尽快获得成果。”

职业规划

中国博士生也担心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将近90%的学生将职业的不确定性列为他们最关注的五个问题之一。但较为乐观的是,7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博士经历将“大大”改善工作前景(图3)。

尽管大学任职的竞争激烈,但大学对博士生的吸引力依然很强。近70%的受访者表示,毕业后他们最想在大学工作,其他国家这一比例为55%。

图3. 中国博士生毕业后最向往去大学任职,希望博士学位可以提高机会

一项全国性调查发现,2017年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3%,略低于硕士学位(85%)和职业型学位(89%)。

可靠的职业建议可以缓解博士生对未来的担忧,但是这种建议并非都有。在中国,将近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是根据自己的研究来决定职业,另有28%的受访者认为家庭的影响很大。只有2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决定是基于导师的建议。总体而言,有46%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受到的职业指导感到不满意,这一比例和其他国家的学生持平。

调查发现,中国的学生很少有时间与导师或主要研究者(PI)谈论职业规划或其他事情。大多数学生(52%)报告说,他们每周与导师一对一沟通时间不到一个小时。Zhou说:“许多导师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帮助和指导,因为他们忙于申请自然基金和其他业务。”

一些受访者抱怨说,他们的实验室更像是公司。有人说,“PI拥有最高权力,实验室的人就像工人”。有学生表示:“许多实验室都有时钟,记录着每个人到达和离开的时间,与其说是师生关系,不如说是雇佣关系。”

Chen指出,PI本身也面临很大压力。“论文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尤其是著名期刊,有时需要进行大量劳动密集型的实验,与其他国家的PI相比,中国PI在行政、实验室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更多。”

Zhou说,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也开始意识到他们对团队的人是有责任的。“尽管进展缓慢,但是情况已经在变好,导师应花更多的时间在学生身上,给予他们帮助和指导。”

一位材料专家认为,学生做的工作越多,获得建议的可能性也越大。“我总是告诉学生,他们的成长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与我沟通的频率,就像大多数中国教授一样,我虽然很忙,但只要他们想与我讨论,我都能找到时间。”

博士们的坚持

尽管面临这么多挑战,但受访者仍然能看到攻读博士学位好的方面。当被问及他们最喜欢哪一点时,有27%的人认为是大学/学术环境,其他还包括智力挑战,创新机会以及可以获得与聪明有趣的人合作的机会。

当被问及是否对攻读博士学位的决定感到满意时,有62%的受访者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其他国家这一比例为76%。中国学术仍处于起步阶段,有理由相信会越来越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满足感和荣誉感。Zhou说:“在中国,科学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发展,会有更多的学生向往学术研究。”

Tian 说,回首过去,她认为自己的博士经历很有价值。导师随时可见,从师兄那里得到有用的职业建议,她认为自己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时间会证明一切。“没有人能为未来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最重要的是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然后勇敢踏出去。”

本文整理自: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3631-z

扫码关注“医咖会”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重磅研究!

评论
请先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下载附件需认证
为保证平台的学术氛围,请先完成认证,认证可免费享受基础会员权益
基础课程券2张
专属科研工作台
200积分
确认
取消
公众号
统计咨询
扫一扫添加小咖个人微信,立即咨询统计分析服务!
会员服务
SCI-AI工具
积分商城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