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三级医院科研人员的调查发现,最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是...

2020-08-27 来源:医咖会

近年来,我国的科研产出持续增长。自2008年以来,Web of Science收录的中国文章数量在世界上排名第二。根据一份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被撤回的论文达到459篇,占全球被撤回论文总数的31%;生物医学是撤回文章最多的领域之一,来自医院的撤稿文章达到140篇。目前,学术不端行为主要是通过期刊撤稿来披露的。

近日,一项研究调查了中国三级医院的研究人员对科研诚信和学术不端行为的看法,分析了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

原文链接: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8989621.2020.1809386

受访者的特征

研究共收到217份完整问卷,回复率为78.06%(217/278)。217份问卷均有效。217名被调查者的人口统计数据见表1。受访者中有149人(68.66%)表示曾接受过科研诚信教育,其中有62人(28.57%)参加过专门的课程,102人(47.00%)参加过相关讲座,51人(23.50%)阅览过媒体的相关报道,53人(23.04%)参加过相关的会议。

表1 受访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

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

表3显示了研究人员对导致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看法。排名前五的影响因素分别是个人道德(74.2%)、晋升压力(65.9%)、发表论文压力(63.59%)、机构的学术道德(62.21%)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与处罚程度(56.68%)。

表3 研究者对学术不端影响因素的看法

 

研究人员的压力

表4概述了研究人员对工作压力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督和惩罚的看法。超过50%的研究人员认为晋升压力(61.75%)、发表论文压力(60.37%)、资金压力(51.61%)较高或非常高

表4 科研人员对工作压力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监管和惩罚的看法

 

最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

91名研究人员(41.94%)承认至少有过一种学术不端行为,而126人(59.06%)表示从来没有这样做过(表5)。38名研究人员(17.51%)承认至少有过一种FFP(fabrication、falsification、plagiarism,伪造、篡改、剽窃)行为。最常见的学术不端行为是:将不符合作者身份的研究人员添加到作者名单中(64,29.49%);尝试各种方法,直到得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结果(63,29.03%)。

表5 学术不端行为

参考文章: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8989621.2020.1809386

扫码关注“医咖会”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重磅研究

评论
请先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下载附件需认证
为保证平台的学术氛围,请先完成认证,认证可免费享受基础会员权益
基础课程券2张
专属科研工作台
200积分
确认
取消
公众号
统计咨询
扫一扫添加小咖个人微信,立即咨询统计分析服务!
会员服务
SCI-AI工具
积分商城
意见反馈